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程序设计语言各有哪些)
新中国首批“将军大使”
1、不愿当外交官找老上级粟裕司令
帮助求情
《
党
史
博
采
》
│
2022
02
第
期
1949年底,第三野战军7兵团副政委姬鹏
飞成为第一个被周恩来总理点名要的“将军大
使”,在杭州接到去北京的命令后,他的心情十
分复杂。
姬鹏飞从内心来说喜欢带兵打仗,而实现
这一愿望曾经整整经历了10年曲折。
姬鹏飞,曾用名吉洛,1910年2月2日出
生于山西省临猗县东张镇街东村,幼年丧母,
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姬鹏飞因家庭经济困
难辍学,来到西安一家卖盐的店铺做事。虽然
后来他曾进入中学读书,但还是因为经济原因
辍学。
新中国首批“将军大使”
在迷茫之际,恰逢西北军冯玉祥
的部队在西安开办陆军医院,不收学
费,还给予生活补助。姬鹏飞抓住这
个机会,在数百人的报名者中,脱颖
而出。在医院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
前茅。
在学习期间,姬鹏飞接触到了马
克思主义。1930年,他已经从一名
医疗看护成长为上尉军衔的军医。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失势,其部
队大多被蒋介石收编,姬鹏飞被安排
26路军进驻江西宁都,参与对红军的
“围剿”。
1931年12月中旬,26路军1
万多人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及
全体加入红军。姬鹏飞被编入红5军
团,成为军医处处长。参加红军,姬
鹏飞喜出望外,但未能带兵打仗,心
中未免遗憾。1933年,姬鹏飞加入
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了长征。姬鹏飞
先后任红5军团卫生部部长、中央军
委后方卫生部部长、新四军后方政治
参与建立了新四军后方医院。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姬鹏
飞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由“红色医
官”向作战指挥员的转变,这一转变
历经10年。他任新四军1师1旅政
治部主任之后,解放战争期间,又先
后任苏中军区第7纵队司令员,10
纵队政委,苏中军区政委,华中指挥
所副政委,第11纵队政委,苏北兵
团副政委,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副政
委兼政治部主任,浙江省军区副政治
委员等职,在作战部队指挥员岗位如
鱼得水,屡建奇功。特别是在汝南战
役中,姬鹏飞率领7纵成功歼灭国民
了。粟裕听完姬鹏飞的讲述后,耐心
地对姬鹏飞说:“国家哪里需要军人,
军人就要去哪里。军人的任务,不止
在战场上。你是军人啊,国家有需要,
将军别无选择。”
粟裕是姬鹏飞非常敬重的老领
导,听完粟裕的劝解,39岁的姬鹏
飞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姬鹏飞离开
上海到北京外交部报到前,粟裕还送
给他一件大衣,给他夫人买了一身衣
料。从此,他成为12位“将军大使”
中最年轻的外交官,开始了20余年到26路军任少校军医处长。1931年,党49师,缴获了数百门(挺)各式
毛泽东特别发电祝贺。
在此之后,姬鹏飞还率部在淮海
战役、渡江战役、攻占杭州中作出了
正是姬鹏飞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的时刻,中央让他改行当外交官,自
然他一百个不情愿。
接到中央命令后,姬鹏飞首先想
到老领导、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
裕。于是他没有直接到北京,而是先
到上海找粟裕为他求情,试图留在部
姬鹏飞来到上海,向粟裕坦白了
自己的内心想法,请求粟裕向毛泽东
主席、周恩来总理讲情,不去外交部
火炮和轻重机枪,还俘虏了6000人,的外交生涯。
2、初使东德荣获德意志民
主共和国荣誉勋章
姬鹏飞从事外交工作,第一个职
务是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
德)大使。在东德离任时,总统威
廉
·
皮克当面称赞他是中国政府的杰
出代表,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并授
予他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荣誉勋章。
1950年初,外交部正式公布了驻
各国的大使名单,唯独没有姬鹏飞。
因为原定姬鹏飞出任英国大使,但英
国政府虽然承认了新中国,并表示与
台湾当局断交,但在联合国中仍然支
持蒋介石政权占据的席位。这样直到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才公布
毛泽东任命姬鹏飞为中国首任驻民
主德国外交使团团长的决定。
1949年10月27日,德意志民主
共和国与中国建交,互派外交使团,
姬鹏飞就任外交使团团长。1953年
11月,双方关系升格互派大使,姬
鹏飞又成为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特
《
党
命全权大使。
史
采
使命十分重视。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
》
中共特支的领导下在宁都举行起义,突出贡献,成长为我军著名战将。
处主任兼新四军军医处政治协理员,队。
中国高层领导对姬鹏飞担负的
博
│
2022
02
姬鹏飞,费时一个小时,对他“面授
◆1943年,姬鹏飞与新四军第1师部分战友合影。前排左起:张震东、刘先胜、王
集成、王必成、姬鹏飞。后排左起:陶勇、刘培善、钟期光。
机宜”。周恩来说:“吉洛将军,声名
第
遐迩。现在名字改回来了,很好。你
期
新中国首批“将军大使”
到马克思主义发源地工作,任重道远
啊!要多做友好工作,还要利用东德
的有利条件,重视对西欧国家的调查
研究工作,研究国际形势。”最后,周
恩来鼓励姬鹏飞说:“到一个陌生的
国家工作,困难一定很多,但我相信
你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1950年10月11日,姬鹏飞和
夫人许寒冰等一行12人到达柏林。
12日,姬鹏飞赴总统府向皮克总统
递交国书,转达了毛泽东主席向总统
的问候。从此,姬鹏飞大力促进中国
增进友谊。
1951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决定
举办德中友好月活动,姬鹏飞抓住机
遇,请国内派一中德友好代表团参加
活动。5月31日,以最高人民法院院
长沈钧儒为团长的中国人民代表团
抵达柏林,姬鹏飞全程陪同沈钧儒等
参加德中友好月活动,出席盛宴,参
观民主德国医学研究所、西门子、勃
拉尼亚工厂、科学院土壤实验场;在
波茨坦、哈勤城、马格德堡等地,先
后有50万人听了中国代表团的报告。
1954年7月23日,周恩来总理
应民主德国总理格罗提渥的邀请,对
民主德国进行首次访问,姬鹏飞全程
陪同。
姬鹏飞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与民
主德国总理的会谈,在随同周恩来参
观李卜克内西变压器厂、马克思展览
馆、游览柏林市容时,看到民主德国
人民夹道欢迎、万人空巷的场面,很
一文中感慨地说:“我是第一次亲身
《
党
史
博
采
》
│
2022
02
期
加民主德国国庆五周年活动。陈毅副
总理出访民主德国,根据毛泽东的指
示,对整个德国的情形做了一番考察
研究,姬鹏飞陪同陈毅在民主德国访
问了两周。陈毅还邀请来自联邦德国
的教授、艺术家、 工人代表进行了交
谈,对整个德国工业恢复程度、科学
技术水平、产品竞争能力、外国驻军
状况、知识阶层情况等一一作了缜密
的考察。
东德方面也先后派出包括总理
格罗提渥在内的近20个代表团访问
动,都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安排。中国
与民主德国的互访,使两国友好往来
常态化。
在东德,姬鹏飞还以相当多的精
力从事促进两国经济贸易和科技文
化交流活动。经过协商,双方签订了
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合
作和交流协定。东德援建中国的较大
项目有北京电子管厂、石家庄华北制
药厂、保定胶卷厂。中国也尽力支援
民主德国的经济建设,该国制造人造
黄油所需要的大豆,80%靠中国供
应。
驻东德期间,姬鹏飞非常重视侨
务工作。通过各种机会和方式,向侨
胞介绍祖国的变化和相关政策,鼓励
留德侨胞中的科技人员回国服务施
展才干。他得知德国有个著名的石油
专家郭如屏博士是山西中阳人,从清
华大学毕业赴德留学,不仅在化学
理论和实践上造诣精深,而且关心祖
之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再鼓
励他回国工作,终于使郭如屏博士毅
然放弃在国外的优厚待遇和条件,于
1954年携带捷克妻子与儿女,自费
回国服务,后担任石油化工部总工程
少力。
郭如屏当年的留德同学、西德的
内燃机专家王运丰博士,在他的介绍
和带动下,也离开妻子,告别西德,
携带三个混血幼子和一吨重的图书,
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新
中国的坦克制造专家,曾任原第五机
械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原兵器
工业部计算所所长,为国防现代化建
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5年1月,由于姬鹏飞在民
主德国任大使期间的出色表现被调
回国内任外交部副部长,受到民主德
国总统威廉
·
皮克当面称赞,并被授
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荣誉勋章。
在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中,姬鹏
飞也发挥了积极作用。1972年1月
6日陈毅去世后,姬鹏飞担任了新中
国第三任外交部长。10月11日,他
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副总理兼外长
瓦尔特
·
谢尔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北
京签署了中德建交公报。姬鹏飞在中
国与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建交和友
好来往中都建立了历史性的功绩。
与民主德国的友好往来,开辟互访,中国,姬鹏飞事先对这些代表团的活
3、中美解冰姬鹏飞不卑不
亢彰显大国风度
1972年中美消除22年的敌视状
态,在尼克松、基辛格访华过程中,
外交部长姬鹏飞不卑不亢的外交风
格,既彰显了大国风度,又照顾到美
国的面子,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中
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
访华,专机神秘地降落在北京南苑机
场。基辛格在北京只呆了48小时,就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交
换意见。
1971年10月22日,基辛格第
二次访华,取代号为“勃罗二号”,但
已经不是秘密之行了,这次是为尼克
松总统访华做基本的安排,姬鹏飞不
卑不亢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基辛格第
二次访华。
受感动。他在《出使民主德国纪事》国建设。姬鹏飞与之会面后,以同乡
参加周总理的访问活动,总理的一言
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
海里。他白天参观、会谈,晚上也进
行活动、研究问题。他房间的灯整夜
亮着,这使我深受教育,感动不已,师,为山西矿业的建设发展也出了不
此后,姬鹏飞迎接陈毅副总理参
”
第
激励我们献身祖国的外交事业。
新中国首批“将军大使”
基辛格在首都机场走下飞机,没
有发现他期待的鲜花和人群,警卫将
欢迎的人群隔于飞机场之外,他只能
冒着淅沥的小雨走到迎接他的姬鹏
飞等外交人员队伍中,在道路上他看
到“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
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标语,不免心
中一惊,忐忑不安。
后来在宾馆中基辛格又看见了
“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标语,担心地
问随行人员:“中国人是不是不喜欢
美国人,是不是这里的政治风气并不
欢迎我?”
随行人员没有回答,姬鹏飞却微
笑着解释道:“博士,你不要介意,你
们用报纸与电视(宣传),我们用墙
上的标语,昨天我们墙上反美帝,今
天却换成欢迎亚非乒乓球赛的英文
标语。我们的宣传有些放空炮。我们
欢迎美国客人。”
轻松欢快的解释,打消了基辛格
心中的疑惑,他理解中国有着自己独特
的外交手段以及欢迎方式,消除了对
中国的戒备以及对中国的固有观念。
周恩来也没有想到姬鹏飞会以
这样风趣诙谐的外交语气让基辛格
放下戒心,使他对中国产生了浓重的
好奇心理,一时间拉近了两国交流者
的距离。
1972年1月17日,尼克松的副
手黑格前往中国,为尼克松访华做最
后的铺垫。他这次来的目的是为了调
查中国新闻信息通讯的安全程度,以
及安全保卫是否得当,而这些都事关
中国的主权。
意识到中国人对尊严十分重视
的基辛格跟黑格打招呼,希望他别太
过,但黑格依旧奉行美国的老一套。
希望中方提供一份可能会对总统造
成威胁的恐怖分子名单,这无疑是一
种命令的口吻。
这涉及国家的主权与尊严,姬鹏
飞绝不能容忍,他不卑不亢地回答
道:“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人
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根本没
有恐怖分子。请贵国总统放心,我国
政府绝对保证总统先生的安全。”
黑格并没有就此罢休,当他想要
再开口提出要求时,姬鹏飞告诉他这
涉及国家的主权,不能够容忍任何其
它国家的人诋毁并且践踏中国的尊
严。后来,黑格听取了基辛格的意见,
选择相信了中国的安保措施。
在美方谈到用卫星电视对尼克
松访华进行实时转播时,美方提出希
望在中国地面建立卫星站,姬鹏飞毫
不客气地进行了反驳。这一问题双方
陷入僵持,后来姬鹏飞与周恩来商量
后,提议由中国购买美国卫星转播设
备,美国再租用中国设备。此话一出,
黑格当即哑口无言,中国主权没有受
1972年2月21日,中美在历经
20多年敌对状态后终于走到了谈判
桌前。尼克松访华期间,姬鹏飞与美
国司法部长罗杰斯周旋也十分出众。
罗杰斯由于之前与总统尼克松
有矛盾,经常制造小麻烦。在谈判之
初,罗杰斯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可
以是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改善关
系。这个观点明显没有诚意,并且在
玩文字游戏。
姬鹏飞当即表示关系正常化是
指建立外交关系,在建立外交关系的
情况下可以改善关系,逐渐走向正常
化。
罗杰斯诸如此类的异议刁难还
有许多,但都一一被姬鹏飞顺利挡了
回去。经过多方面的准备,让世界震
惊的尼克松访华顺利结束,中美成功
向世界发布了《上海联合公报》。
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姬鹏
飞的努力。周恩来总理感慨地说:在
我看来,中美这次成功的外交离不开
《
党
姬鹏飞的出色表现。
史
在会谈时,黑格向姬鹏飞提出,到伤害,转播问题也迎刃而解。
4、中日建交谈判关键时刻
发挥了关键作用
◆1971年10月22日,亨利·基辛格(左)和姬鹏飞在北京十三陵的石象前合影。
博
采
》
│
2022
02
第
期
中日建交谈判是姬鹏飞任外交
新中国首批“将军大使”
部长期间经历的大事,他在关键时刻
发挥了关键作用,使中日谈判陷入僵
局时柳暗花明。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
中角荣为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偕大
平正芳外相等52名高官抵达北京。
田中首相一行抵京的当日下午,
中日双方就邦交正常化的谈判立即
展开,气氛非常和谐友好,但没想到
在欢迎晚宴上却出现了不愉快的场
面。
欢迎晚宴上,田中角荣致词,这
样描述侵略中国的历史:“过去几十
年之间,中日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
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
是诚心诚意地表示谢罪之意,并且包
含着保证以后不重犯、请求原谅的意
思。
在周恩来的强烈要求下,田中角
荣又急忙道歉,并同意更换用词。周
恩来这才同意继续谈判。
针对日方对“添了麻烦”词义的
解释,我方还搬出了日本出版的辞
书、辞典,一一查出“添了麻烦”“反
省”“道歉”“谢罪”等字词的含义以
及程度,表明用“添了麻烦”来道歉
的不足、不当。日本外务省中国课课
长桥本等人连称“厉害”“折服”!
9月27日晚,毛泽东会见田中
首相时一上来就问起:“那个‘添了
9月28日上午,姬鹏飞外长和大
平正芳外相在去长城及归途中的车
上围绕“添麻烦”的问题继续商谈。
当时只有外交部新闻处处长周斌给
姬鹏飞当翻译,日方翻译没去。
周斌回忆说:大平和姬鹏飞都
是1910年生的,两人同岁,谈得很
好。大平说:“姬外长,我说心里话,
田中先生对这个事情很担心,我也很
担心,我们如果谈不成的话,我们回
都回不去,国内反对我们来的人很高
兴,国内希望我们来的人,我们怎么
向他们交代呢?”
周斌回忆:关于当年中日战争性
质和责任问题,我记得大平的原话
是这样的,“那场战争的性质,中国
人所坚持的那些观点,我个人都同
意,当年我在张家口呆了一年零十个
月,我没有参加军队,我是大藏省的
一个官员,在张家口做调查。我怎么
不知道那场战争对中国人民意味着
什么呢,我怎么不知道中国人民是怎
了。”他说:“田中先生比我年轻,他
本在中国打仗消耗兵源很多,田中也
被征兵了,他被派到东北牡丹江。他
麻烦,我对此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麻烦’的问题吵得怎么样了?”田中
把侵略说成是“添了很大麻烦”,称,已经基本解决,可以按中方的习
这让周恩来非常不满。田中的这一表
众的强烈反感与愤慨。
第二天的谈判中,周恩来坦率严
肃地指出:“田中首相对过去的不幸
的过程感到遗憾,并表示了深深的反
省,这是我们能够接受的。但是,‘添
了很大的麻烦’这一句话,引起了中
国人民的强烈的反感,中国被侵略遭
受巨大损害,绝不可以说是‘添麻
烦’。” 周恩来据史讲理说:“日本攻
陷南京,侵华日军屠杀了几十万名中
国士兵和平民。侵华战争期间,1000
万中国人死于日寇炮火之下,2000多
万中国人民受到战争伤害,中国遭受
3000多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最后,周恩来理直气壮地问田
中:“你是怎么想的呢?”并且进一
步阐明:“添了麻烦”只是小过失的
《
党
史
博
采
》
│
2022
02
期
惯改。毛泽东进一步告诫说:“只说句
中国,这是把水溅到女孩子裙子上时
说的话。”一句轻松的俏皮话,点出
了问题的实质。最后毛泽东说:“吵
不打不相识啊!”
当时并没有解决,而且对日方来说是
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态被公开报道后,立刻引起了广大公‘添了麻烦’,年轻人也不会满意。在
出结果就好,天下总没有不吵架的,么看待我们日本军队的呢,我太清楚
其实,田中此时说“基本解决”,是1918年生的,但是,战争后期日
道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中
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
受其害,用“添了麻烦”来表达,在
中国人民中间是通不过的,而且会引
起强烈的反感。田中当即承认“周总
此解释说,从日文来讲,“添麻烦”
◆中日建交后于1974年1月,《中日贸易协定》在北京签字。姬鹏飞和大平正芳
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字后握手。
。接着对
第
理讲的是事实,不容争辩”
新中国首批“将军大使”
没打过仗,到了牡丹江以后,他就病
了,得了霍乱,住在牡丹江的陆军医
院,所以他没有拿过枪,也没杀过
么。但是,现在日本和台湾地区还有
所谓的外交关系,亲台湾的势力也比
较强烈,自民党内的反对势力很强。
在这个情况下,你让我们完全承认这
一点,完全按照中国想要表达的内容
来表达,田中和我回不去,回去以后
我们也站不住。就算我们签订了联
合声明,或者签订了其他什么政府文
件,一回去也许我们就倒台了。”
姬鹏飞外长说:“我们俩同龄,我
们是各为自己的国家在争,但是,你
这个态度很好,很诚实,你讲的你们
的处境和困难,我一定向周恩来总理
报告。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
方式,就是你们能过得去,中国人民
也能接受。”
9月28日深夜至第二天凌晨,双
方外长和助手们在钓鱼台国宾馆继
续谈判战争责任问题,其间总共送了
四次咖啡,刺激精神。凌晨2点多的
时候,大平外相从衬衣口袋里面拿出
一张纸条,他说:“姬外长,这个是
我们所能接受的最大限度的一个说
法,如果再超过这个内容,我们就真
难了”,他开了个玩笑,“那我们就卷
铺盖回去了。”
日方翻译读了纸条上的内容,周
对过去日本通过战争给中国人民造
成的重大损害,痛感责任,深刻反
省。”听完后,姬鹏飞还不放心,又
让大平先生把这个条子拿来看看。这
个条子是大平手写的,不是下面人起
草的。姬外长担心日方翻译翻得不准
确,对我说:“小周,你一个一个字
准确地给我翻”,周斌说:“就是这个
意思”。大平又说,“我只能让步到这
个程度了,再要求我更多的话,我做
不到。”
姬鹏飞在那儿深思熟虑,他总得
作一个回答。那个时候已经凌晨3点
了,印刷厂的工人都等着呢,因为
的,所以关于战争责任的措词必须尽
快定下来。
姬鹏飞心里是倾向同意的,因为
他清楚中日建交是大局,而且田中和
大平真心想建交,枝节问题可以让步。
姬鹏飞不再犹豫,他要马上请示
总理,于是表态说:“大平先生,我
建议我们休息十分钟。”大平很高兴,
“好,休息十分钟”,他说:我刚才
递给你这个条子,我还没有给首相看
我得去给他看一看。姬鹏飞也马上去
见总理了,总理也在钓鱼台等着这个
结果呢。
大概十二三分钟后,他们都回来
了。姬鹏飞说:“大平先生,就按照
你提的建议,按这个文字表达形式定
下来。”日方高兴地鼓起了掌,最难
的一个问题终于达成了一致。
最后《中日联合声明》就采用了
大平正芳条子上的表述。当时外交部
许多同志还认为不能接受,因为里面
没有“侵略战争”四个字,最后还是
周恩来说了话:“既然他们承认给中
国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他们也痛感
责任,他们要深刻反省,这不就是承
认‘侵略战争’吗?为什么一定要加
先生有困难,我们不应该为难这些准
备解决问题的朋友们。”周恩来表态
后,没有人再争论了。
当时深夜,姬鹏飞和大平正芳还
就“结束战争状态”、复交三原则和台
湾问题的表述进行最后的商定。两国
外长就所有的重大问题取得一致,并
的措辞。
9月29日上午,周恩来总理、田
。
过,估计他还没有睡着,还等着呢,
明》
从田中上台到实现中日邦交正
常化仅仅用了84天,抢在美国之前
与中国建交,决定自1972年9月29
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并尽快互派大
使。从此,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翻开
了新的一页,也成就了姬鹏飞在外交
史上的一大辉煌。
“将军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常务副部长、代部长、部长,姬鹏飞
最终成为职业外交家。从1949年至
1982年的新中国外交史都留下了他
的足迹,他担任了东德大使,参与决
策了中美解冰、中日建交、中法建交、
中国重返联合国、香港和澳门回归等
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和谈判,新中国
外交凝聚着他的聪明才智、辛勤付出
和不朽功绩。毛泽东称赞:“姬鹏飞
是外交部的壮丁。”周恩来评价:“外
交部没有姬鹏飞是不行的。”
1979年后,姬鹏飞任中央对外联
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
1982年任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
《
党
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港澳办公室
史
主任;1987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博
采
》
│
2022
02
◆晚年姬鹏飞。
人,但是他也知道那场战争意味着什《中日联合声明》上午10点钟要签字
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日联合声
斌记得是这样的表述:“日本国政府,上几个字呢?现在,田中先生和大平
字斟句酌地敲定了《中日联合声明》
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2000年2月10日,姬鹏飞在北
京逝世,享年91岁。党中央评价他:
第
期
”■
中首相、姬鹏飞外长、大平外相正式
“我国外交战线的杰出领导人。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姬鹏飞:将军大使中的唯一外交部长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b/1710192959a56172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