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linux打开目录的命令)

传媒观察

网络传播时代精准扶贫报道形式及传播路径创新研究

——以央视新闻H5《情满扶贫路》为例

伦婳婳

(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 471000)

摘 要:当前,精准扶贫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媒体要积极配合精准扶贫进度,以科学、客观、正面、积极的报道

广泛宣传精准扶贫进度、成效和典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要求媒体需要结合网络传播时代的特征,进行新

闻报道形式及传播路径的创新,本文以H5新闻作品《情满扶贫路》为例,分析H5技术在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以及H5新闻特点在具体案例中的体现。

关键词:精准扶贫;报道形式;传播路径

一、精准扶贫新闻报道现状

1.报道形式单一

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概念为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

指明了新方向。对于新闻媒体而言,要紧跟精准扶贫发展步伐,

第一时间宣传报道扶贫动向和成果,宣传实施办法和扶贫典

型,但当前关于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形式较为单一,此类问

题多集中在传统媒体的报道中。

首先,在基于电视媒体平台的精准扶贫报道中,普遍存

在着节目形式单一的问题,电视媒体大多都采取了说教式以

及灌输式等老套方式进行报道;其次,纸媒报道在表达形式

上较为刻板,语言偏向说教,缺乏故事性与趣味性,同时也

存在记者写作套路化、模式化、编辑把关不严等问题。

2.传播路径单一

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传播路径单一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部

分传统媒体在进行精准扶贫政策报道和宣传的过程中,缺乏

对数字媒介的使用。现阶段的精准扶贫报道,依然以电视和

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报道为主,忽略了互联网的力量,这就导

致传统媒体仅仅是将扶贫政策单向灌输给受众,受众被动的

接受,这样的新闻报道缺乏互动性,很难听到受众的反馈声音,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精准扶贫议题的宣传效果受到局限。

二、H5技术在精准扶贫报道中的作用

H5自2014年兴起至今已是融合新闻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作为媒介创新的产物,H5新闻作品能够为读者带来多样的阅

读体验,尤其是在较为严肃的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中,H5形式

能对报道的传播效果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

[1]

。H5技术在精准

扶贫报道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报道内容

目前各大主流媒体在进行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时,报道

内容较为单一,一则报道要么是单一的文字报道,要么是单

一的视频报道,或者是以图文结合的报道形式为主,而H5技

术可以实现一种新的报道形式,即将图片、文字、音频、视

频融合在一起,丰富报道内容,从而实现对精准扶贫进度、

成效和典型案例的全方位报道。

2.增强新闻感染力

H5新闻的制作者常常会通过放置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

背景音乐或者视频等要素来刺激受众,给受众一种不一样的

阅读体验。图片、声音和视频比单一的文字报道更加直观,

这不仅是对新闻内容的创新,也是对报道内容的二次把关,

有效地整合了新闻内容的关键点,不仅能够加强精准扶贫报

道的宣传效果,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3.增强互动性

H5技术是对以往精准扶贫新闻报道单向的传播路径的一

种突破,解决了传统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互

动难题。H5作品通过交互技术达到交互叙事的目的,将每一

个观看 H5作品的受众内化为作品的参与者,在参与的同时

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H5技术不仅可以报道精准扶贫新闻,

也可以及时收到受众对于新闻内容、报道形式的反馈意见,

让受众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意见

[2]

4.拓宽传播渠道

在融媒体时代,打造全媒体矩阵,构建立体化传播,成

为当前做好精准扶贫报道的必经之路。H5技术作为依托于互

联网而生的新兴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以构

建全媒体融合传播体系,实现最大的宣传效果。

三、H5新闻特点在《情满扶贫路》中的体现

《情满扶贫路》是央视新闻于2019年4月18日推出的

H5新闻作品,实现了精准扶贫新闻报道形式和传播路径的创

新,这则H5新闻有效突破了传统的精准扶贫新闻报道的叙事

方式,借助视频、VR全景图片、数据可视化等多种表现形式,

向人民群众展现了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概念

后中国扶贫的“成绩单”,赋予了这则新闻作品更加形象直

观的观看效果,带给受众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H5新闻

的以下特点也在这则报道中有所体现。

1.内容呈现方式多元

这则H5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报道内容的呈现方式十分多

元,集视频、VR全景、数据图表、文字与图片于一体,几乎

涵盖了当前新闻报道可实现的所有形式,同时还有背景音乐

为整个新闻作品增添感染力。

(1)视频内容

这则H5新闻作品第一个板块就是主题为《总书记来到我

们家》的视频内容的呈现,该视频总时长1分50秒,呈现了

总书记于2019年4月15日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

村,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看望父老乡亲,共话脱贫攻

坚的场景

[3]

。第二个视频的主题是《总书记的扶贫观》,该

视频总时长1分42秒,向受众展现了总书记于2013年11月

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的场景,

以及此后每一年习总书记到不同贫困县区视察的现场视频,

该视频采用竖屏的方式,顺应了受众使用移动设备的阅读方

式,根据人眼的生理特性,受众在移动端获取信息时,注意

力会集中于屏幕中间部分,竖屏视频不仅可以更好地集中受

众视线,突出报道重点和对象,还符合整个H5新闻作品的视

觉呈现模式,保持了阅读流畅感,

(2)VR全景

该作品的第二板块是对重庆华溪村村民马培清家小院的

VR全景呈现,与第一板块的视频内容相辅相成,受众可以通

过上下左右滑动图片,更加真实的观看小院的全景,仿佛自

(下转第139页)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137

传媒观察

要让新闻更有价值。

4.提高创新意识,开拓多角度的思维模式

新闻采编人员要有意识的锻炼和提高创新意识,这是提

高新闻的价值和新闻受众的重要方式。怎样能够吸引受众呢?

就是要与种不同,有创新发展,采编人员要多角度思考问题,

可以从逆向、侧面等角度来思考问题,让新闻人有更多的灵感,

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新闻的全面性。

5.提高技术处理能力,采用综合化流程

综合化流程就是将各方面的传播的渠道融合起来,发挥

整体的力量,让新闻的报道更加多样化。可以融合高科技的

设备,加强面对面的采访,也可以通过手机等平台多渠道的

发布新闻,让新闻更加的普及,传播更加全面,让受众理解

更加深刻,增强了宣传效果

[6]

。媒体融合不是新概念,但自

从2014年成为国家战略后,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政治任务。

其实,即使不作为国家级战略,媒体融合也是媒体发展的必

然阶段。在传统媒体时期,新闻工作者都是专业人士,质量好,

但成本高,效率低;新媒体时期,非专业人士进入搅局,质

量低,但成本低、效率高;到了融合媒体时期,专业人士必

然重新回归,利用新技术生产质量高,效率高,成本也相对

低的内容。“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是一体之两翼、

驱动之双轮,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

上必须改进,包括第一个问题提到的移动采编的使用,运用

大数据多渠道采集信源,针对不同的用户终端、群体制作出

“千人千面”的内容。同时,在内容的发布上实行新媒体传播,

改变原来单一的发布形式。

四、结论

在当今这个手机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我们生活方方面面

都在发生着变化,需要我们积极的去做出改变,让我们的生

活更加的精彩,更加现代化。现在我们处于一个新媒体的语

境下,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发布信息的渠道,

所以我们的广播电视采编也具有了它新时期新的特点。只有

在新媒体语境下积极的创新发展自己,才能够采编工作更加

的适应社会,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红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

[J].西部广播电视,2014(17):139-139.

[2]谢睿明.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特点及创新

措施[J].青年时代,2016.

[3]李武.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J].

西部广播电视,2017.

[4]韩笑炎.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

[J].西部广播电视,2015.

[5]吴柳倩.全媒体时代采编模式的转型探讨[J].新闻研究导

刊,2018,009(016):168-169.

[6]李冀.全媒体时代采编模式的转型探讨[J].中国地市报人,

2014, 000(007):P34-35.

(上接第137页)

己就身处小院之中。VR技术带给受众的是身临其境的感觉和

深度的沉浸式体验,这则H5新闻作品通过对VR技术的嵌入,

进一步优化了受众体验,让受众能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精准

扶贫的成果,进一步加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3)数据图表

该作品的第三板块则是对数据的可视化呈现,通过对国

务院扶贫办提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

减少人数、2012年之后贫困发生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

年均实际增长数等数据进行抓取,以柱状图的形式进行数据

可视化呈现,清晰明了、真实可信的向受众呈现了中国扶贫

的“成绩单”。

(4)图片与文字

该作品的最后一个板块是图文板块,以图文结合的形式

向受众展现总书记在各大会议上发表的关于“脱贫攻坚战”

的讲话,受众可以通过左右滑动图片观看会议照片以及重要

讲话的文字版摘录,这样的呈现方式能够使受众详细了解这

则新闻作品的关键内容,突出报道重点。

2.交互式沉浸体验

H5作品的互动方式主要分为受众和页面之间的互动、受

众和移动端之间的互动以及受众之间的人际互动。H5作品通

常会借助相机拍摄、传感器设备、点击或者输入信息到屏幕

等行为实现互动,其实这些行为引导都是为了增强受众对 H5

新闻报道内容的关注度。H5的互动技术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

操作,将受众内化为场景中的参与者或是内容的利益相关者,

从而通过互动来加强传播效果,强化受众对报道内容的记忆

和理解。

在这则H5新闻作品中,实现的互动方式主要是受众与页

面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VR全景图片的方式,将脱贫村

村民家的小院真实完整的呈现给用户,图片采用360度全景

拍摄,记者不能任意切割画面,只能将小院的全景图片整体

展现在受众眼前,受众可自由选择对图片当中的任意一部分

内容进行观看,甚至可以将图片自由缩放,营造出一种受众

身处小院当中,对小院的每个角落都能仔细观看的沉浸式体

验感。

将VR全景图片嵌入到H5新闻作品中,可以扩大受众的

新闻视野,让受众实现对新闻场景最直观的观察,使受众对

新闻内容了解的主动权进一步加大。

四、结论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当前的形势下,做好精准扶

贫的宣传工作是我国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网络传

播时代的到来,媒体技术普及和融合观念也在不断发展,传

统的新闻报道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这就需要媒体将多

形态的可视化产品应用于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和宣传中,不

断创新精准扶贫报道形式,拓宽传播路径。

参考文献:

[1]付铎.融媒时代H5新闻报道的应用研究[J].采写

编,2019(04):5-7.

[2]何宜洁.主流媒体时政新闻报道中的创新研究——以“改革

开放40周年的H5新闻作品”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14):17-

18.

[3]颜世健.精准扶贫报道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青年

者,2019(23):12-13.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139


本文标签: 扶贫 精准 受众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