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c++编程游戏源代码)
post,get,put等请求方法有什么不同
HTTP 1.1的简要介绍
HTTP 1.1是一个基于文本的互联网实体信息交互主流协议,这里的实体可以是WAP兼容浏览器之类的用户终端,可以是WAP网关之类的代理服务器,也可以是 Java servlet之类的源服务器程序。它们之间的交互信息就是两大类:客户端对服务器端的请求和服务器端对客户端的响应。一次完整的交互包括一个请求和对它 的响应。
所有的请求和响应都采用[RFC822]中定义的标准互联网消息格式,框架如下:
* 消息定义
* 没有或多个消息头
* CRLF
* 可选的消息本体
其中消息定义不分指定了发送消息的类型。请求和响应都可以包含多个消息头,用来进一步或者重新定义用户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CRLF仅仅用来将信息定义和消息本体分开。
1、 请求
在消息定义部分可以这样定义请求: 请求类型 URL HTTP/1.1
其中请求类型可以是下面的一种:
①. OPTION:返回请求者和相应者之间可以使用的通信选项,主要用来检测服务器处理能力;
②. GET:获得以URL标示的文件内容或者程序执行结果。服务器根据文件名后缀判断服务内容,比如该URL是静态文本还是一个程序;
③. HEAD:除了不返回响应的信息本体以外,得到的是跟GET一样的信息。一般用来测试链接的有效性、可达性和近期修改;
④. POST:把消息本体中的消息发送到一个URL或者其他类似的服务器端定义行为。通常用来提交一个HTML表单或者一些数据操作活动;
⑤. PUT:把消息本体中的消息发送到一个URL,跟POST类似,但不常用;
⑥. DELETE:删除URL指定的资源;
⑦. TRACE:调用一个远程应用层请求消息回路。发出这个消息的用户终端除了收到原来的消息内容以外,还得到消息在Internet上的传送路径。
最常用的请求类型--也是我们在处理WAP应用时最关心的--是GET和POST。假设有一个WML文档,我们用UP的浏览器去浏览的话,就会向服务器发出如下GET请求:
GET / HTTP/1.1
accept-charset: UTF-8
accept-language: ch
accept: text/, */*, image/bmp, text/html
user-agent: r/3.1-UPG1 /3.2
host:
……
其中粗体的部分是HTTP消息头,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些与我们关系不大的消息头。
accept-charset: 用户终端支持的字符集
accept-language: 用户终端目前使用的语言
accept: 用户终端可以接受的MIME文件类型
user-agent: 用户终端供应商提供的终端描述信息
host: 请求信息发送到的域名
2、 响应
响应的消息定义部分一般是这样的:HTTP/1.1 状态码 状态描述 在[RFC2616]中定义了近40种不同的状态码。其中最常见的是3个:
200 OK
401 Unauthorized
404 Not Found
继续上面那个例子,如果该URL合法的话,服务器的响应会是这样的:
HTTP/1.1 200 OK
Server: www/5.0
Date: Fri, 26 Oct 2000 12:15:23 GMT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tent-Length: 1211
Content_Type: text/
Last-Modified: Mon, 22 Oct 2000 18:19:24 GMT
“/DTD/wml_”>
……
其它内容
……
这个响应信息里包括了响应的数字代码和文本描述,然后是一组消息头。在一个换行符以后就是消息本体,在这里,消息本体就是/的源代码。
Server: 发出响应的服务器
Date: 响应发出的时间
Connection: 指示用户终端保持连接
Content-Length: 响应信息的长度,从DECK的第一个"<"字符开始计算
Content_Type: 响应的MIME类型
Last-Modified: 响应中DECK的最后修改时间
当用户终端接收到响应以后,会对其状态信息和消息头进行解码,然后决定对响应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如果收到OK响应,一般会把消息本体里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对于桌面终端,通常是HTML,对于WAP浏览器,则是WML。
HTTP是一种很罗嗦的协议。即使是简单没有任何数据的请求和响应都要产生数百字节的
消息。WAP通过WAP网关来解决这个问题。WAP网关一个很重要的 功能就是把所有的HTTP1.1消息转换成无线任务协议的消息格式。这种格式是压缩的二进制协议,兼容HTTP1.1。它能解析所有的请求和响应消息,并 转换成最精简的BIT序列。
到这里我们已经介绍了HTTP1.1的主要内容。当然HTTP1.1还有很多复杂的内容,但是在这里并不打算多讲,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相关网站查找它的 资料。作者只想大家知道一点:用户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还有比GET和POST请求更多的互动消息,它们一样有请求和响应消息头,并且可以包含一些信号来影响 WAP应用程序的执行和性能。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post,get,put等请求方法有什么不同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oclinux.cn/b/1702823979a43224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